L暴能走后,还析S态现深a生涨3状多远度剖
坐在阿姆斯特丹Breakpoint 2023的会场里,望着周围熙熙攘攘的开发者们,我不禁感慨万千。记得2021年第一次参加里斯本的Breakpoint时,整个加密圈都沉浸在疯狂的气氛中,$SOL价格飙升至200美元以上,人人都觉得Solana就是未来的以太坊杀手。如今两年过去,这个生态经历了太多起起落落。 2021年的Breakpoint简直就是一场狂欢派对。会场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其中不乏从其他区块链生态慕名而来的技术大牛。那时候Solana的可扩展性和低交易费用确实令人惊艳,就像是一辆性能超跑的代名词。但说实话,当时很多参与者恐怕连"状态机"是什么都说不清楚,就是冲着能赚钱来的。 记得当时有位来自硅谷的投资人拍着我的肩膀说:"兄弟,这玩意儿绝对能涨到1000美元!"现在想来,这种盲目的乐观恰恰是泡沫最典型的特征。 2022年的熊市来得太凶猛了。三箭资本爆雷、LUNA崩盘,紧接着就是FTX这颗核弹。$SOL价格从200美元跌到个位数,我认识的好几个开发者都转行去做AI了。更糟的是,Solana网络还时不时会宕机,这让很多原本看好它的人也开始动摇。 但让我感动的是,Solana的核心社区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在FTX事件后,我看到开发者们自发地组织线上会议,互相鼓励。BONK代币的推出就像是一面旗帜,把大家重新凝聚在一起。特别是在NFT领域,像Mad Lads这样的项目硬是在寒冬中杀出一条血路。 现在的Solana和两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网络稳定性大幅提升,QUIC协议和费用市场的引入让交易体验更加流畅。最让我兴奋的是压缩NFT技术,这简直就像是给NFT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想象一下,原本需要100美元才能铸造的NFT,现在只需要1美元,这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 而且Solana不再只是一个单一的区块链。SVM(Solana虚拟机)正在成为模块化区块链的关键基础设施,就像以太坊的EVM一样。当Visa宣布基于Solana开发时,我注意到会场里不少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今年的Breakpoint让我真切感受到市场的回暖。虽然$SOL价格在会议期间翻倍,但有趣的是,几乎没人在讨论价格。大家都在聊技术、聊应用场景。有位做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的开发者告诉我:"我们看重的是Solana的并行处理能力,这能让我们的物联网设备高效通信。" 现在的Solana开发者社区给我的感觉特别像早期的以太坊——务实、专注、充满创造力。他们不再空谈"颠覆金融体系"这样的大话,而是脚踏实地地在解决实际问题。 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现在反而对Solana更有信心了。它已经证明自己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完成了关键的技术升级。未来两年,我认为Solana会在这些领域大放异彩: 当然,投资永远有风险。但如果你问我$SOL这波涨幅还能持续吗?我会说,只要这个开发者社区保持现在的势头,Solana的故事可能才刚刚开始。从巅峰到谷底:Solana的过山车之旅
寒冬中的坚守
技术革新才是硬道理
2023:转折之年
展望未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USD1: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
- Restaking:信任机制的交流电革命正在上演
- MeMe币暴富梦的破灭:SafeMoon创始人落网背后的韭菜收割机
- 为什么我力推Venus协议上以太坊?一个DeFi老兵的思考
- 香港楼市迎来数字革命:首个房地产STO获批背后的深层意义
- 从Coinbase三季报看加密巨头的转型之路:支付和银行业务才是未来?
- ERC20代币新贵ETHS:一个价值2600美元的加密奇迹
- 市场狂欢背后的真相:比特币ETF炒作与现实
- OP Stack与超级链:以太坊L2生态的下一站革命
- BRC20与Taproot Assets:一场关于比特币生态未来的思想交锋
- MOBOX回购机制重大升级:一场生态治理的华丽转身
- Trust Wallet:重新定义加密货币钱包的未来
- 稳定币江湖风云录:谁主沉浮?
- Starknet:以太坊扩容赛道的技术新贵
- 灰度与SEC的比特币ETF谈判:一场加密市场的破冰之旅
- FTX校园大使的噩梦:一场关于信任与背叛的加密悲剧
- 以太坊1800多单大获全胜!30点利润稳稳落袋
- 山寨币狂欢季来临?老韭菜的实战观察笔记
- 币圈大地震:ORDI上线风波背后的比特币生态江湖
- 马斯克炮轰NFT:这些天价图片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