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冷,上数深度场链以太一对话网遇为何崛起据的坊主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整个加密圈还在为EIP-1559带来的"以太坊通缩时代"欢欣鼓舞。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后,以太坊主网竟然冷清到Gas费跌到了个位数Gwei的水平。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关注以太坊的老韭菜,这种反差实在令人唏嘘。 看着Glassnode的最新数据,我注意到以太坊的日活跃地址数量已经跌到了40万左右。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现在的活跃度比2021年牛市高峰时缩水了近70%。更让我惊讶的是,当前Gas价格竟然回到了2020年5月的水平——那时候ETH才200美元,如今可是1800美元啊! 有趣的是,虽然活跃地址在减少,但新增地址数量反而比年初有所回升。这说明什么?可能是新韭菜在不断入场,但老玩家们却越来越不愿意在以太坊主网上折腾了。 仔细研究Etherscan的数据,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Gas消耗排行榜上,除了Uniswap和USDT这些老面孔外,居然有7个Layer2的项目合约挤进了前20名! 从Artemis的数据来看,Layer2消耗的Gas已经占到总量的12.5%,仅次于DeFi和钱包转账。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Devcon时,V神就预言Layer2会成为以太坊生态的重要部分。现在看来,这个预言正在加速实现。 对比几大Layer2的数据,我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趋势: 首先是zkSync和StarkNet这两个还没发币的"明星项目",活跃地址数竟然超过了已经发币的Arbitrum和Optimism。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空投的老玩家,我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又是一群"空投猎人"在狂欢。 Base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这个Coinbase孵化的项目上线才几个月,交易量就已经超过了以太坊主网。不过从业内朋友那里听说,这很大程度上是Optimism上的项目在往Base迁移的结果。 L2BEAT的TVL数据揭示了更深层的真相:尽管zkSync和StarkNet的用户活跃度高,但锁仓量还不到Arbitrum的十分之一。这不禁让我想起2018年的EOS——热闹的DApp排行榜背后,是大量"薅羊毛"的机器人。 从费用收入来看,以太坊依然遥遥领先,但Layer2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zkSync虽然交易活跃,但收入却没有同步增长。这让我怀疑,是否有很多交易只是为了"刷活跃"而进行的零价值转移? 看着这些数据,我不禁感慨:以太坊生态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主网的冷清和Layer2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但这种繁荣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实需求,又有多少是投机泡沫?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玩家,我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这波Layer2热潮。当我们在追逐zkSync空投时,别忘了关注那些真正在构建价值的项目。毕竟,区块链的长期发展,终究要靠实实在在的应用落地。主网数据:不寻常的低迷
谁在消耗Gas?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
Layer2生态: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资金流向:揭露Layer2的真实需求
结语:繁华背后的思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沙盒代币跌入谷底:币安退市风波引发的连锁反应
- 爆火的BIGTIME代币:游戏玩家和资本为何如此疯狂?
- 数据存储新革命: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5大存储类代币
- FTX惊天迷局背后:神秘消失的数学天才Sam Trabucco
- 跟着李隆老师做交易的那些事儿:10月5日BTC/ETH实战复盘
- 行情暴跌?别慌!500点大肉吃到嘴的秘诀在这
- 市场反弹昙花一现?我看后市调整概率大
- 十月加密市场黑马:这四种币种或将迎来爆发期
- 洪伟午间观察:比特币和以太坊当前走势深度剖析
- 独家揭秘:胖企鹅CEO的商业帝国竟是靠骗局搭建?
- 以太坊质押困局:Vitalik的破局之道
- 区块链日报:2023年10月12日行业观察
-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
- 元宇宙2023:泡沫幻灭还是蓄势待发?
- 柴犬币(SHIBA)为何涨不动?这些隐藏的绊脚石你知道吗?
- 九月的Moonbeam:生态建设如火如荼,全球足迹遍地开花
- 美国经济硬着陆信号渐强 黄金市场迎来布局良机
- 比特币减半行情下,AI预测能否成为投资新宠?
- 区块链稳定币白皮书:项目成功的金钥匙
- MMORPG链游Big Time深度评测:一款值得关注的潜力之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