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鹏的力与力审判世界场权赵长一的角加密
说真的,当看到赵长鹏(CZ)和币安的故事时,我不禁摇头苦笑。这位曾经默默无闻的华裔加拿大人在短短六年里,就把币安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日均交易量甚至能挤进全球前十。但你知道吗?在那些西装革履的华尔街精英眼中,他就像个闯入上流社会的野蛮人。 说起来挺讽刺的。在中本聪的构想里,我们这些参与中心化交易的人其实都背负着"原罪"。但现实是,去中心化的乌托邦还在路上,而币安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却实实在在地让数百万人接触到了加密世界。有人用它寻求财务自由,有人用它投机新经济体系。但问题是,这些"金融中间商"不再由传统权贵掌控,而是掌握在普通人手里。 想想看,十年前谁能想到,一个普通人通过手机app就能拥有数字经济的入场券?这种颠覆让既得利益者坐立不安。于是,43亿美元的天价罚单来了 -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罚款。但让我们对比一下:高盛帮马来西亚前总理贪污上百亿,CEO安然退休;汇丰帮墨西哥毒枭洗钱,高管们毫发无损。这双标简直令人作呕。 为什么币安要承受如此严厉的惩罚?难道这家成立不到十年的公司,比那些百年银行犯下的罪行更严重?显然不是。这赤裸裸地展示了权力机器如何选择性执法。这种荒谬的差别对待恰恰证明了加密技术的颠覆性 - 它正在建立一个不依靠暴力强制的平行金融体系。 还记得2017年那个不起眼的程序员CZ吗?如今他已是全球顶级富豪,而币安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许多老牌金融机构。这一切都源于智能手机上的轻轻一点 - 普通人首次真正拥有了数字时代的金融自主权。如果这样的事实还不能让你看清加密货币的价值,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说服你。 现在说点更劲爆的:中美这对欢喜冤家又开始眉来眼去了。这种微妙的关系变化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印钞机即将开足马力!看看人民币汇率就明白了,中国央行一直在硬撑人民币汇率,但这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现在好了,美国自己搞弱美元政策,中国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中国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它更关注生产者物价(PPI)而非消费者物价(CPI)。当前PPI处于通缩区间,这意味着中国有充足空间扩大信贷而不用担心通胀。再加上美元走弱的大环境,中国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放水。而历史告诉我们,这些多出来的人民币,总有一部分会流向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 - 比如加密货币。 香港作为中国资本外流的主要通道,已经拥有了合规的加密交易所。那些精明的沿海富豪们,谁不知道比特币的价值?只要政策稍微放松,这些热钱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向加密市场。更重要的是,中国信贷宽松会降低全球美元融资成本,这对以美元计价的所有硬资产 - 包括比特币 - 都是重大利好。 在这个选举年,政治现实会压倒一切。拜登政府肯定会尽量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这意味着中国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政策窗口期。我个人的选择是:赶在中国放水的证据完全显现前,就把资金从债券市场转移到加密货币。毕竟在金融世界里,先人一步往往意味着丰厚的回报。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如果你真的相信加密技术的未来,请一定把币放在自己掌握私钥的钱包里。否则,你永远只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数字奴隶。加密世界的真谛,不正是要夺回属于我们自己的金融主权吗?中心化的原罪
荒谬的惩罚背后
中美关系与加密牛市
写在最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Mt.Gox退款延期:比特币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
- Web3.0市场异动:美国政府悄然增持以太坊,DeFi生态持续扩张
- 市场观察:降息预期的博弈与币市震荡
- 比特币8月回暖行情遇冷:老玩家套现离场 机构资金退烧
-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比特币刷新纪录,以太坊蓄势待发
- 市场情绪过山车:PPI数据引发的暴跌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
- 当创作者成为新时代的建筑师:谁在重新定义互联网格局?
- 美国稳定币立法:一场金融革命的无声引爆点
- 市场叙事大乱斗: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我们该如何投资?
- 8.25数字货币市场观察:比特币遇阻回落 以太坊创高后跳水
-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黑色星期四,抄底时机还是逃命信号?
- 机构大举进军比特币ETF,但散户仍是市场主角
- 8.25数字货币市场观察:比特币遇阻回落 以太坊创高后跳水
- 8月26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当暴跌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 必胜客玩转元宇宙:在Roblox里开了一家虚拟披萨店
-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 市场观察:链上套现潮涌动,以太坊大换手在即
- 币圈风云再起:从英伟达到华尔街的市场启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