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下人精何频美频遭图实意国英为打压大的真加密界华反恐
最近币安支付43.68亿美元天价罚款的消息在圈内炸开了锅,CZ不仅被迫卸任CEO职位,还可能面临超过18个月的牢狱之灾。说实在的,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行业的人,我看到这样的结果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监管合规问题,但背后隐隐约约透露出的针对华人创业者的敌意,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说实话,当听到西方媒体开始把枪口对准孙宇晨和他的波场TRON时,我一点都不意外。这家由华人创办的公链实在太成功了——近500亿美元的USDT稳定币承载量,比比特币和以太坊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便宜的手续费,这些都让它成为了普通用户的首选。但正是这份成功,让它成为了美国监管部门的"眼中钉"。 现在西方媒体的论调简直可笑,他们把波场TRON塑造成"恐怖分子首选转账平台"。拜托!这就好比说因为有人用美元洗钱,就要把美联储给关了?区块链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就像互联网一样,关键在于使用者怎么用。我记得Coinbase的CEO Brian Armstrong就说过,加密货币的非法使用比例还不到1%,远低于现金的非法使用率。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号称全球反恐第一的以色列安全部门,两年多来在波场链上冻结的钱包数量还不到150个。要知道波场可是拥有2亿用户的超级公链,这个比例就像在太平洋里找一滴墨水。更讽刺的是,Tether作为稳定币发行方,早就建立了完善的地址冻结机制,真正涉嫌恐怖融资的账户根本跑不掉。 这让我想起2014年汇丰银行洗钱案,那才是真正的巨额资金违规流动。但当时美国司法部的处罚是什么?19亿美元罚款,连个高管都没坐牢。对比现在对华人加密企业的"赶尽杀绝",这双重标准也太明显了吧? 作为一个见证加密行业十年发展的观察者,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美国正在通过监管手段,系统性地削弱华人企业在加密领域的影响力。从华为到TikTok,再到现在的币安和波场,这套路数我们太熟悉了。 他们打着"反恐"、"国家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争夺未来金融体系的话语权。要知道,区块链技术正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而华人创业者在这个领域的领先优势,显然让某些人坐不住了。 但我相信,真正的技术创新是打压不了的。就像当年互联网的发展一样,区块链技术终将突破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我们需要的不是对抗,而是建设性的监管对话,让技术真正造福全人类。波场TRON:下一个被"精准打击"的目标?
数据不会说谎:被夸大的"恐怖融资"指控
霸权背后的棋局:技术话语权之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3加密市场:比特币与以太坊领跑,山寨季信号背后的深层逻辑
- 以太坊Dencun升级今年没戏了?开发者告诉你为什么
- 昨晚ETH空单暴赚37个点,这波操作太爽了!
- 比特币站稳关键支撑位,蓄势待发的新一轮牛市信号
- 比特币年末走势预测:寒冬过后能否迎来春天?
- 10月26日比特币走势观察:震荡行情中的机遇与风险
- FTX重启计划浮出水面,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转折期
- 比特币即将迎来11月狂欢?45,000美元目标价引发市场热议
- 比特币8月回暖行情遇冷:老玩家套现离场 机构资金退烧
- 11月比特币行情展望:历史会重演还是市场将反转?
- PEPE币的财富密码:15%收益背后的市场逻辑
- 资深交易员李隆:10月25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
- Web3.0市场异动:美国政府悄然增持以太坊,DeFi生态持续扩张
- 比特币ETF引爆市场:真假消息背后暗藏玄机
- 比特币这波行情能走多远?现货ETF这把火还能烧多久?
- 小白如何在加密货币市场淘金?空投玩法深度解析
- 海南华铁案例启示:中小企业如何玩转RWA?
- 独角兽企业的江湖风云:一场价值万亿的创投江湖实录
- 深度解析:Blockworks组建Arbitrum联盟的幕后故事
- RNDR币价回调暗藏玄机?3美元目标位或许触手可及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ARKM上演绝地反击?币安加持能否助推突破前高
- Polygon的2023变革之路:从低调蓄力到ZKRollup领跑者
- 15万用户见证:Doubler如何逆袭熊市的秘密
- 当95后流行天后遇上科技巨头掌门人:一场关于AI、创新与人生的深度对话
- Web3借贷协议利率机制全解析:从入门到精通
- 金融巨头进场:野村证券旗下Laser Digital推出以太坊机构基金
- 那场震惊币圈的Bitfinex黑客案:谁料想嫌疑人竟是这对网红夫妻?
- 亲历FTX崩盘的48小时:一个职场新人的惊魂日记
- 加密货币市场周观察:USDT市值破纪录,BRC20赛道持续升温
- OpenAI大地震:创始人奥特曼突遭解雇,内部权力斗争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