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密行新加坡上态图支付遇上演加业百当A狂闻录9见巨头
今年的Token2049在新加坡热闹开场,让我这个老韭菜不禁感慨万千。记得去年犹太人争议还历历在目,转眼间香港的热潮刚过,新加坡就又上演了一出加密世界的"南洋大戏"。官方数据显示,这次活动规模惊人——1万多人挤进会场,300多家展商同台竞技,400多场周边活动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说实话,现在的Web3人可比去年谨慎多了。高昂的参会成本就是第一道门槛:新加坡酒店价格飙到让人咋舌的水平,签证机票样样不便宜。记得在香港会场,随便走走就能碰到免费酒会,但在新加坡,想蹭个好点的活动都得靠人脉关系。 最有趣的是观察到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会议的差异。香港会场几乎就是华语圈的主场,宝二爷、王峰这些熟悉的面孔随处可见。而新加坡这边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不仅Vitalik亲自到场,Ripple、BitGo这些海外项目也都扎堆出现。 说来好笑,在推特上刷到香港会议时,感觉整个加密圈都去打卡了。但这次新加坡会场明显冷静许多,不少腰部KOL选择在家"佛系"囤币。看来高昂的成本确实起到了筛选作用。 逛展时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约三分之一的展台都在做支付相关业务。我跟每个支付项目都聊了聊,发现大家都在解决同一个痛点——合规出金。这在2021年牛市时都很少见,说明现在的市场环境确实变了。 另一个爆火的概念就是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有位2018年就认识的老朋友吐槽说:"现在人人都在谈RWA,但90%的人连合规要求都不清楚。"这话说得太对了!RWA要真的落地,合规绝对是第一道门槛。 说起合规,Ripple CEO的吐槽特别犀利:"美国现在是创业最糟糕的地方!"这话虽然扎心但不无道理。相比之下,新加坡、阿联酋这些地方的监管环境确实友好得多。 AI话题也引发热烈讨论。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预测AI将创造数万亿美元价值,而NVIDIA当前的百倍市盈率预示着一个巨大泡沫正在形成。这话让我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逛完整个会场,最大的感受就是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以前那种VC遍地、交易所扎堆的盛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务实的技术探讨。 有人说这是熊市的冷静期,我倒觉得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毕竟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看着会场里那些仍在坚持Build的团队,我相信下一个周期一定会带来更多惊喜。东西方参会者的隐形鸿沟
支付与RWA:会场的两个关键词
大佬们的真知灼见
写在最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面临关键抉择:4700美元关口决定后市走向
- 当比特币ETF再遭推迟: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 贝莱德这步棋下得妙!以太坊ETF申请引爆币圈狂欢
- 揭秘中国顶尖咨询公司的崛起密码:一家本土企业的逆袭之路
- 《链上大玩家》第一季落幕:一场Web3与综艺的浪漫邂逅
- DePIN革命:当区块链遇上现实世界的无限可能
- Sei公链:下一个0.2美元的财富密码?深度解析交易链新贵
- 比特币减半周期:一场精妙绝伦的货币实验
- 加密货币市场的惊心动魄:当风暴来袭,我们该如何自处?
- Keplermutual DeFi:数字资产安全的守护者
- 老马谈币:别急着给加密货币写讣告,好戏才刚开始
- 揭秘FTX世纪骗局一周年:加密行业的十字路口
- 以太坊合并周年记:一场静悄悄的金融革命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短期回调信号显现,把握逢高做空机会
- 科幻走进现实!开普勒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开启人机协作新时代
- Web3时代的数据标注革命:一个投资人的深度思考
- 加密货币市场:这是终点还是新起点?
- 牛市临近,这份Polygon交互攻略让你轻松赚取第一桶金
- OpenAI的屠刀:开发者生态的生死轮回
- Ordinals生态大揭秘:比特币上的NFT革命原来这么简单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