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变拟货难题新规虚现不律师山东深度三大实操低于解读
最近山东省出台的一份文件在圈内引发热议。8月25日,山东省财政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罚没物品处置工作流程(试行)》。这份文件虽然只是地方政府规章,但在虚拟资产处置领域却释放了重要信号。 文件第36条规定,执法机关罚没的虚拟货币要与发行方协商回购,且原则上回收价格不得低于面值或余额的80%。这个条款乍看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几个棘手问题。 首先,什么是"虚拟货币"?我们熟悉的比特币、以太坊这些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是否包含在内?如果包含,那问题就来了——比特币基金会、以太坊基金会这些境外组织,真的会乖乖配合回购吗?而且政府部门直接和境外主体签订合同,这合规性怎么保证? 我更倾向于认为,这里说的可能是Q币、抖币这类由国内企业发行的中心化虚拟货币。毕竟这类货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处置起来相对容易。但要真是这样,那些真正值钱的数字货币反而又陷入了监管盲区。 实践中我见过太多让人头疼的案例。比如某地警方查获了一批比特币,在案件还没判决前就急着变现,理由竟然是"嫌疑人自愿"。新规第46条明确规定,未经权利人同意或申请,不得先行处置。但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剧烈,等判决下来可能已经错过最佳变现时机,这中间的矛盾该怎么调和? 更关键的是,如果发行方不愿意回购怎么办?文件第40条给出了兜底条款:特殊情况下可以会商处置。但这个"会商"到底怎么操作?需要多长时间?都是未知数。 作为处理过多个类似案件的律师,我想提醒几点:第一,如果遇到执法机关要求"自愿"处置数字货币的情况,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第二,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大,处置后很难恢复原状,这个风险要充分考虑;第三,目前法律框架还不完善,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应对。 这份新规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要真正解决虚拟货币处置难题,还需要更细致的实施细则。毕竟,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资产的处置方式。山东新规:虚拟货币变现不低于80%?律师深度解读三大实操难题
新规重点:虚拟货币处置细则
处置困局:当新规遇上现实
律师建议:数字货币持有者必读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9.11行情回顾:从理想预期到现实落地的交易感悟
- 当加密遇上社交:TON如何借Telegram之力重塑数字未来
- 当区块链遇见流浪天使:CoinW在香港谱写中秋温暖篇章
- aelfUnion强势出击:为何他们成为TMRWDAO的最佳掌舵者?
- 币股融合新篇章: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
- 这个突然撒钱的Celestia到底是什么来头?
- 当DeFi遇上交易所:一场金融民主化的奇妙化学反应
- 金辉币圈日记:直播间的300点狂欢,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 加密货币帝国崩塌!FTX将创始人父母告上法庭
- 恭喜跟上节奏的老铁们!这波行情吃得真香
- 币圈狂欢夜:300点暴利单的完美收官
- 以太坊合并这一年:从挖矿到质押,我们见证了哪些变革?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牛市后期的博弈之道
- 10月5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如何在震荡市中把握机会?
- 华尔街巨头悄悄布局比特币挖矿 背后藏着什么玄机?
- 稳定币的惊魂时刻:2023年五大稳定币脱锚事件深度解析
- 那些年,我们在币圈踩过的坑:老韭菜的血泪史
- 重磅消息!FBBANK与Zeepr Labs联手送上丰厚空投福利
- 比特币行情精准预测:500点大丰收背后的秘密
- FIL九月重磅盘点:生态繁荣背后的故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