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香港理大数据设施曹建状与的现未来教授基础
记得去年参加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时,香港理工大学数据科学教授曹建农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在Web3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去中心化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蓝图。 说实话,每次听到"Web3"这个词,我都会想起这十年来互联网的演变历程。就像从只能看报纸的Web1.0,到可以发表评论的Web2.0,现在的Web3.0让人真正"当家作主"了。曹教授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如果说Web1.0是"只读",Web2.0是"读写",那么Web3.0就是"读写并拥有"。 最近两年,我注意到各国都在抢抓Web3的机遇。香港计划打造虚拟资产中心,北京发布白皮书,连英国都在加紧布局。这让我想起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只不过这次的技术基础更扎实。 曹教授特别强调了Web3的三个关键特征,我觉得这些特征构成了Web3的灵魂: 首先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想象一下,你在社交媒体创作的内容直接归你所有,平台再也不能随意处置你的数据。其次是真正的数据自主权,你的数字身份完全由你掌控。最后是通过代币化实现价值流转,这让我想起了比特币如何改变我们对"价值"的认知。 在金融领域,DeFi正在重塑传统金融体系。我有个朋友通过DeFi协议借到了贷款,全程没有银行参与,整个过程快得惊人。GameFi和SocialFi的应用也层出不穷,比如某款区块链游戏就让玩家真正拥有了游戏道具的所有权。 但更让我兴奋的是DAO这种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去年我参与了一个开源项目的DAO,几百号人靠着智能合约就能高效协作,完全不需要传统的公司架构。这让我看到了未来工作的可能性。 不过曹教授也指出,目前的Web3数据基础设施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去中心化存储方案,比如IPFS,主要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但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想要快速检索特定数据还是很困难。 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处理海量的多媒体数据。你知道的,现在的区块链主要处理结构化数据,但我们每天产生的照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该如何存储和确权?更不用说还要兼顾隐私保护。 曹教授团队正在研发的协作式边缘计算系统给了我很大启发。这个系统试图将数据、算力和AI服务有机结合,听起来就像是为Web3量身定制的"新基建"。 我特别欣赏他们把算力网络化的想法。想象一下,未来我们可能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分布式算力,这让我想起了早期的云计算,只不过这次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听完这场演讲,我更加确信Web3不是泡沫。虽然技术挑战确实存在,但像曹教授这样的研究者正在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也许用不了几年,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真正由用户主导的互联网新时代。 最后想说的是,Web3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无论是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还是监管创新,都需要产学研各界的智慧。我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亲身体验到这个去中心化的数字新世界。Web3时代已经到来
Web3的三大核心特征
创新正在各个层面发生
数据基础设施的挑战
未来的三大支柱
结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12万亿美元退休金或将涌入加密货币市场?特朗普新政引爆投资新格局
- 在加密寒冬中淘金:我是如何挖掘百倍潜力币的
- 比特币市场观察:通胀阴云下能否守住关键支撑?
- 通胀幽灵重现?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意味着什么
- 疯狂的加密市场:比特以太双雄争霸,我们正见证历史
- FTX前高管法庭爆料:80亿窟窿背后藏着多少谎言?
- Web3.0每日观察:波场重磅升级在即,加密市场暗流涌动
- 加密货币的真正价值:重塑数字身份的革命
- Venus Protocol:重新定义DeFi借贷的游戏规则
- NFT市场再现黑马:Pudgy Penguins交易量暴涨背后的故事
- 11月伊斯坦布尔数字盛会全攻略:区块链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狂欢月
- 解密全同态加密:从理论萌芽到技术突破的三十年风雨路
- MetaMask Snap:重新定义加密钱包的未来
- 柴犬币跌入谷底:又一个加密寒冬的故事
- SEC与Grayscale的博弈:比特币ETF审批进入关键倒计时
- 投资PEPE真能让你财富自由?这个数字告诉你答案
- 今天这波行情太给力了!恭喜跟单的朋友们
- 以太坊持仓量飙升:牛市真的要来了?
- 黄金周后首日交易指南:BTC/ETH合约走势研判与实战策略
- 比特币能否冲破28,000美元大关?市场老手这样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