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丽的数字场华藏着遇上一游戏当R多少坑集资非法
最近在Web3圈子里,RWA(现实资产代币化)这个概念简直火得不行。看着那些把房地产、债权、股权等资产搬上区块链的项目,我这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也不禁要感叹:这到底是金融创新的未来,还是又一个披着技术外衣的资金陷阱? 记得2017年那会儿,我参加过一个区块链研讨会,当时央行刚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如今6年过去了,类似的戏码又在RWA这个新概念下重演。有趣的是,虽然香港在2025年就要推出RWA的监管框架,但在内地,我们依然保持着审慎的态度。 非法集资这事儿,我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特征:第一是"无照经营",第二是"广而告之",第三是"稳赚不赔",第四是"殃及池鱼"。而真正的RWA项目,应该是资产数字化后的风险定价游戏,跟非法集资那种"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根本不是一个路子。 最近有个做房地产RWA的朋友来找我咨询,我就给他支了几招: 首先,千万别像发传单似的到处拉人投资。要设置门槛,像私募基金那样,只对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开放。其次,别学那些P2P平台天天喊"保本保息",投资人又不傻,现在谁还信这个?最后,资金用途必须明明白白,就像公司发债搞基建那样,每一分钱都要能说明去向。 去年有个投资者跟我诉苦,说投了个号称年化30%的RWA项目,结果血本无归。我告诉他,这种教训其实可以避免: 首先,要像查户口似的把项目资产查个底朝天。房产证、股权证明这些都得看原件,不是拍几张照片就能糊弄过去的。其次,牌照资质这些"身份证"一定要查清楚,就像你买基金要看公募牌照一个道理。最后,对那些"拉人头"返利、限制提现的项目,赶紧跑,头都别回。 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些天花乱坠的RWA项目宣传,我都忍不住想起2008年的次贷危机。当时不也是把一堆垃圾资产包装得光鲜亮丽吗?技术可以创新,但金融的本质规律永远不会变。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金融泡沫的老兵,我想说:RWA确实是个有趣的方向,但现在的市场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是难免的。在这个监管还在摸索、成功案例寥寥的阶段,与其盲目跟风,不如静观其变。 记住,在金融市场上,最贵的学费往往来自于那些听起来太美好的故事。当有人跟你说"这次不一样"的时候,往往就是最该警惕的时候。一、RWA与非法集资:看似相似却天差地别
二、项目方如何避免踩雷?
三、投资人怎么守住钱袋子?
四、写在最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币安美国再失两员大将:法律与风控主管相继出走
- 以太坊新势力:企业国库正如何重塑ETH生态格局?
- 8月13日市场观察: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
-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
- 以太坊高位回调后何去何从?关键支撑位全解析
- 股票代币化:传统金融与Web3的完美邂逅
- 通胀数据意外走低,加密市场迎来暖风
- 8.22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
- 警惕!门罗币被51%攻击背后的AI算力危机
- 比特币迎来黄金时代:三大引擎或将推动价格突破19万美元大关
-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 历史性突破:美国GDP数据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
- 韩国资金疯狂涌入 这个山寨币为何突然暴涨40%?
-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
- USD1: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
- 股票代币化:传统金融与Web3的完美邂逅
- BIGTIME:熊市中的游戏界新星,能否逆风翻盘?
-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
-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
- 加密世界早报:巨头动作频频,市场酝酿新变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