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指南眼中的P矿圈我挖矿江湖
说到数字货币挖矿,就不得不提POW(工作量证明)这个老牌机制。简单来说,这就是个"拼装备"的游戏,你手上的矿机越牛逼、数量越多,挖到的币自然也就越多。回想当年,比特币挖矿还只是用普通电脑的CPU,后来进化到显卡挖矿,再到现在那些专门定制的ASIC矿机,这个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快得吓人。 现在的ASIC矿机市场基本被中国品牌垄断,像蚂蚁矿机、神马矿机这些,都是圈内人耳熟能详的"印钞机"。有趣的是,不同币种要用不同的矿机,这就跟游戏里打不同副本要换装备一个道理。以太坊倒是特立独行,愣是用显卡挖矿扛住了ASIC的入侵,给了普通玩家一条活路。 你以为买几台矿机就能躺着赚钱?那可太天真了。我认识几个矿场老板,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四大难题:首先是电费,一台矿机就跟个小电炉似的,100台一起开,电表转得比陀螺还快;其次是散热,那些矿机工作时就跟桑拿房一样,得专门找凉快地方;再次是运维,机器时不时就闹脾气罢工,得24小时有人盯着;最后是政策风险,今天还挖得好好的,明天可能就得收拾铺盖走人。 这个圈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血本无归。记得2010年那会儿,用笔记本就能挖比特币,现在?没个专业矿场连电费都赚不回来。最讽刺的是,2017年那些花大价钱入场的人,很多到现在还没回本。但也不乏慧眼识珠的,比如有人2011年囤的币,现在值上百万倍,真是应了那句话:"币圈一日,人间一年"。 眼看着比特币要第四次减半了,挖矿难度越来越高,普通玩家越来越难分到一杯羹。现在的矿圈已经变成资本的游戏,散户越来越难玩得转。不过话说回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是暴富神话可能真成历史了。 顺便提一句,我们Bitroo一直致力于让挖矿变得更亲民。无论是算力租赁还是矿机托管,都在想办法降低大家的参与门槛。毕竟,数字货币应该是属于每个人的机会,不是吗?矿机江湖的明争暗斗
矿场主的四大烦恼
矿圈浮沉录
未来何去何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智能合约账户的模块化革命:打破区块链用户体验的瓶颈
- 以太坊合并周年记:这一年的风雨与成长
- MATIC强势反弹:这次能突破1美元大关吗?
- 交易者的修行:在动静之间寻找平衡
- 全球投资者屏息以待:今晚CPI数据将如何左右市场走向?
- 10月2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BTC和ETH的关键点位剖析
- 9月29日行情观察:交易是一场心灵修炼的旅程
- Web3游戏:超越数字藏品的新蓝海
- 市场观察:比特币调整尚未到位,耐心等待低吸良机
- 国会大佬们坐不住了:为何SEC还在拖延比特币ETF审批?
- 香港JPEX骗局震撼金融圈:15亿港元的惨痛教训
- OP Stack生态全景:超级链梦想照进现实的探索之路
- 以太坊要涨到2.5万美元?渣打银行这次为何如此乐观
- 币安为何突然挥别俄罗斯?一场出人意料的商业撤离
- JPEX诈骗14亿港元案:香港证监会出手整顿虚拟货币乱象
- OP Stack的防故障系统:从技术到社区的去中心化革命
- 加密寒冬即将终结?市场情绪悄然转向
- 币圈大佬悄悄布局的三大币种,现在跟风还来得及吗?
- 全球虚拟资产监管版图:加密世界与监管的相爱相杀
- 国会大佬们坐不住了:为何SEC还在拖延比特币ETF审批?
- 搜索
-